陶瓷行业迎来销售淡季最低谷
- 发布人:管理员
- 发布时间:2012-07-16
- 浏览量:716
进入七月,陶瓷行业迎来季节性销售淡季中的最低谷。受高温天气困扰地区较多,陶瓷行业市场稳中趋低,宏观利好薄弱,终端行业不景气在短期内无法改变,企业、商家静待筑底反弹之期。针对走势不明朗的下半年,陶企纷纷作出预判,适时调整战术措施,改善策略,加强新品的研发与推广,提升品牌的附加值,大力开拓新的市场空间,做好陶瓷行业“过长冬”、“打持久战”的准备。
房产业回暖 陶瓷行业平稳运行
7月5日晚间,央行再度宣布降息。行业专家分析,央行降息对于房地产而言是一个比较明显的提振,但提振并不表示提价,未来房价仍然会处于合理的平衡状态。自从2010年4月“国十条”中首次提出地方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临时限购措施以来,全国各大城市都相继进入了楼市成交惨淡的局面。龙年伊始,伴随着各地楼市的微调、公积金贷款利息向下微调、刚性需求爆发等因素,各地楼市成交量渐有起色。继楼市成交量出现3月“小阳春”和“红5月”之后,6月份“购房热”持续蔓延,南京、深圳等城市甚至出现千人排队购房的盛况表明,市场需求释放开始由弱转强,供需达到全面活跃。
不过,从目前来看,房地产市场的回暖对于建材行业的刺激还不太明显,建材市场冷清的局面依然并为得到全面改善,陶瓷行业等建材市场生意仍十分惨淡。有业内人士认为,相对于商品房而言,建材市场的回暖要稍滞后一些。在购买商品房的业主中,有一部分是用来投资的,还有一部分并不会马上装修。因此,一经购买就到建材市场采购装修材料的业主大约只有30%,甚至更低。随着商品房销量的增长,建材市场生意回暖可能要到明年。
房地产的回暖让众多陶瓷等建材企业闻到了建材春天到来的气息,不过下半年的行情依然扑朔迷离,利好与利空交错,市场也将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。
陶瓷行业在困境中寻求差异化发展路线
随着市场需求的逐步萎缩和终端激烈的竞争,企业库存高企,产品难以卖出,导致企业资金愈加捉襟见肘,难以维系。在市场的弱需求与企业高库存的博弈之下,企业低价走量成为了快速解决资金周转的最好途径。
在过去的几个月中,虽然原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等不断上涨,但行业价格战却愈演愈烈,产品价格几乎触及底线。时下,在终端卖场中,总裁签售、优惠折扣、现金抽奖等促销方式成为了企业和商家低价走量的最好方式,节日促销、周末促销、淡季促销,以至于发展到天天促销,消费者对于商家的促销“把戏”也不再感冒,这使得企业与商家吸引消费者最后的利器也失去了效应。
在各种压力和困难之下,今年上半年,大多数陶瓷企业一方面在开源节流上下功夫,通过开发新品、提升产品品质和优等品率、减少浪费等方面,来实现节约生产,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;另一方面,企业也不断加强在终端的推广与开拓,提升品牌在终端的价值,开发新的市场空间,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。
经过上半年市场的低迷期,企业开始慢慢适应疲软的市场环境,并积极求变,逐渐在困境中摸索出一套逆境突围的办法。市场永远供给新生力量,对于新兴陶瓷品牌,只有狠抓产品,让产品拥有核心竞争力,走上差异化发展路径,才能在冷淡的市场环境下生存与发展下去。
上一篇:发改委将实施煤炭矿区管理新规
下一篇:2012年7月16日宁夏焦炭报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