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旺季难旺”,我国今夏煤炭市场内忧外困
- 发布人:何俊峰
- 发布时间:2012-06-29
- 浏览量:800
当下的中国煤炭市场可谓内忧外困。一方面,内需不旺,电力对煤炭的需求持续下降;另一方面,国外煤炭的涌入抢占了部分市场,我国煤炭市场越发不景气。可以预见的是,在一段时间内,我国煤炭市场这种内忧外困的处境仍旧难以改变。而这种内忧外困的形势也许会对我国煤炭市场造成深远的影响。
内忧:电力和煤炭的供求关系逆转
煤电关系渐渐恢复到了最初以电力为主导的状况,这成了我国煤炭企业急需解决的内忧。煤电关系的第一次逆转大约是在十年前,当时中国的煤炭市场开始市场化改革,同时还有房地产投资的快速扩张。在市场需求刺激下,市场化的煤价不断上涨。而煤炭是火力发电的原材料,煤价的大幅度上涨,当然苦了电力企业,尽管中央一直想做到“煤电联动”,但由于物价涨幅一直较高,为了稳定物价就让电价调整方案一拖再拖,电力企业独自承担着煤价上涨的压力。
然而,这一情况在今年却不复存在,我国煤炭企业的内忧便是由此而来。据统计,自5月以来,环渤海四港煤炭库存量连续八周上涨,涨幅达到74%。从4月29日的1220.6万吨,上涨至6月17日的2121.9万吨,不断刷新历史最高纪录。其中秦皇岛港煤炭库存量从519万吨,上涨至930万吨,涨幅达79%。虽然上周环渤海煤炭库存总量周环比出现下滑,但库存总量依然处于历史高位。与4月29日相比,环渤海四港煤炭库存总量增长超过70%,达到73.2%。秦皇岛港煤炭库存增长了75%。与此同时,下游用户煤炭库存也处于历史高位。以电力行业为例,今年入夏,下游电厂库存量始终维持高位。截至6月24日,主力电厂燃煤可用天数高达27天,周环比下降1天。而往年旺季电煤库存天数往往只有十几天,甚至部分电厂可能不足十天。
供大于求,库存积压国内煤价必然承压下跌。若无法解决煤电关系的内忧现状,我国的煤炭注定将重蹈昔日亏损的覆辙。
外困:进口煤抢占煤炭市场
除了要看电力企业的脸色外,进口煤抢占了一定的煤炭市场,这成了我国煤炭企业的外困。国家海关发布数据,5月中国进口煤炭2617万吨,同比增长62.3%。其中无烟煤313万吨,同比减少20.2%;炼焦煤387万吨,同比增长81.4%;动力煤965万吨,同比增长172.7%;褐煤564万吨,同比增长120.7%。1-5月中国进口煤炭11273万吨,同比增长67.8%。其中无烟煤1570万吨,同比增长19%;炼焦煤2115万吨,同比增长33.8%;动力煤3490万吨,同比增长183.4%;褐煤2213万吨,同比增长107.7%。
上海一家大型券商煤炭分析师表示,进口煤对国内行情冲击很大。按照当前国际煤价和国内煤价来算,进口煤仍有接近每吨100元的价格优势。在国内外价格明显的情况下,后期我国煤炭进口量可能维持高位。
内忧外患颓势难改今年煤市“旺季难旺”
国内煤价在旺季“跌跌不休”,从很大程度来讲,都是由于煤炭企业所处的这种内忧外困的形势造成的。专家表示,今年夏季煤炭行情恐难有提振。
上海券商煤炭分析师表示,在内忧外困的大环境下,国内煤价从5月开始下跌到现在已经下跌了比较长时间,虽然短期市场难有利好支撑,但预计继续深跌的幅度可能有限。预计到7月中下旬煤价可能企稳,但后期行情何时回暖,还难言乐观。